我们上节课详细讲解了 S价和V价的工作原理。
那么S价和V价该怎么选呢?
其实再上节课结束时已经非常清楚说明了哪个更好。
S价是月加权,整个月价格都是一样的。
V价是时点加权,每时每刻都在加权,一个月内会有很多不同的价格。
这样看来肯定是S价好,选S价吧。
但实际情况未必这样。
S价虽好但是要求也比较高。
1、发布标准价时,要涉及信息记录,对于半成品和成品还会涉及到BOM和工艺路线,因此在发布过程中,经常出现发布失败的情况。
2、我们在上节中讲到,在使用标准价之后,月底还要进行物料分类账。物料分类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,所以对顾问的要求非常高。
所以,即便你想用S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那么S价和V价到底该怎么选呢?
1、辅料、包材这些单价比较低,用量也比较比较小,因此涉及金额也很小,再加上价格比较平稳,因此选择V价。
2、成品、半成品这些是无来源的,因此要用S价。
再次解释下无来源。
比如:采购入库,我们有和供应商约定一个价格,这个价格可以作为来源,如果用V价会直接进入库存金额,如果用S价,会以差异的方式记下来。
那生产入库呢的来源该怎么计算?你不可能拿投料的金额来算吧,我们设想下。
第一次投料30个(单价1元),入库10个,那么入库的10个金额是多少?
按入库/入库的比例 = 入库10个/领料30个*总投入30 = 10 ?
第二次投料 170个,入库90个又该咋算呢,是不是结果和前面不一样了?
所以这种方法不行,因此半成品和成品用S价
3 原料呢,用S还是V?
这个争议是比较大的。
如果价格波动比较大,顾问水平还不错,那么用S .
如果价格波动比较小,可以用V .
如果价格波动比较大,顾问不太懂,那么咋办呢。。。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