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详细剖析S价和V价章节中讲了,S价和V价的运行逻辑。
但是这里还有个前提条件,那就是价格确定,如下图:

3:看描述是单/多级,指的是我们物料账中的单级差异和多级差异,这个类型的会被物料账考虑。
2: 基于交易,就是说平时每笔交易都会参与移动平均价计算。
那么该怎么选呢?我们前面讲了这么选S价和V价,一旦选定,我们给他们固定的搭配就好了,具体搭配如下:
3+S 和 2+V
千万不要牵错手了,上错花轿,嫁对郎的故事,估计很难发生在SAP身上,虽然牛郎和织女还鹊桥相会,但是毕竟一年只有一次。
但是还有种业务场景(虽然也是2+V),我们要知道。

这个物料有三行 分别是 自制、外购和空白,对于空白这行,我们用的是
2+V,

我们要想下为什么是 2+V.
比如:我们自制是 5元,采购是6元,其他物料搭建BOM用到这个料的时候,是选自制还是外购?答案是选空白。

那么对于另外一个料来讲,物料成本是多少呢?应该取 5~6中间的一个值,因此空白那行就用 2+V了。
至于5~6中间取多少,那就要涉及到一整套分割评估的知识点了,我们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。
当然网上有资料说会有2+S,是单层差异,我没去测试。既然是差异就要层层上卷,只有单层差异我实在想不出业务场景。还有资料说 3+V 是用于批次分割评估。这个我们遇到了测试下就好了。只要我们整体逻辑没错,边边角角遇到了,花点时间就能解决。